“数字文物”虚拟仿真课程资源依托本科生“思想道德与法治”课程内容设计,旨在通过数字技术赋予红色科技文物生命与活力,激发学生探究历史、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情。课程注重学情分析与创新设计,充分体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育理念,通过项目式教学组织同学们自由分组、选题,围绕中国古代、近现代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历史典籍、科技重器等诸多内容展开研究,利用数字建模、虚拟仿真、知识图谱、游戏场景等技术手段进行资源创作与视频呈现,将抽象的历史与精神具象化、场景化。在虚拟空间中穿越时空,与文物“对话”,深入了解科技文物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,并通过线上平台做好过程性的记录和管理,准确高效地反馈学习成果。课程着力于帮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融入实践探索,实现“知情意信行”的有机统一,不仅加深学生了对历史文物的认知,更培养了探究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思维,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。作为“思想道德与法治”课程的创新实践模块,“数字文物”虚拟仿真课程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,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的探索样本和创新方向。